欢迎光临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门户网站!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流淌的文化遗产——大运河的形成与延伸
2020-09-23

第四期转载自《中国水利报2014 28 日第006 版,作者:王英华

从区间运河到南北水运干线,大运河的形成历时 2500 年。自其开挖之日起,就随着不同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和需求,而在空间上不断延伸。春秋战国时,诸侯林立,所开运河多为区间运河。秦汉至隋唐宋时期,政治中心在黄河流域的西安、洛阳和开封,而经济中心在东汉时逐渐转至江淮流域,隋唐宋时期移至江南地区,出于政治控制和经济平衡等需要,这一时期逐渐建成以西安、洛阳和开封为中心,北抵北京、南至杭州,长达 2000 多公里的东西大运河。元代以后, 政治中心均设于今北京,大运河路线由隋唐宋时期的弓形拉直而为弓弦,形成自北京至杭州纵贯南北的京杭运河。

春秋战国时期:江淮河济水系的沟通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各诸侯国经济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争相控制瓜分公室, 扩充领地,兼并战争由此而起。为战时运送军队和粮饷,各诸侯国相继开挖运河。这一时期所开运河多为区间运河,且多位于河网密集地区,通过简单的工程将相近的天然水体加以连通,虽迂回曲折,但沟通了太湖、长江、淮河、黄河和济水等水系。
春秋后期,位于今江苏一带的吴国崛起。约公元前 506 年,吴王阖闾为讨伐楚国,以伍子胥开胥溪,沟通荆溪和水阳江,进而沟通太湖与长江两大水系。
公元前 486 年,吴王夫差为北上与齐争霸,开邗沟,这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年代记载的最早开凿的运河。为减少工程量,邗沟尽量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以人工渠道加以沟通。在此后的 2500年间,邗沟的路线逐渐取直,一直是沟通长江与淮河两大水系的主要运道。
吴国灭齐后,为北上与晋国争霸,在今山东鱼台和定陶之间开挖菏水,沟通淮河支流泗水和济水。菏水开通当年,夫差就沿着邗沟北上入淮,由泗入菏,再由菏入济,到达济水岸边的黄池(今河南封丘县南,与晋定公争做盟主。
战国中期,地处战国七雄中央的魏国最先进行经济和政治改革,国力盛极一时。魏惠王即位后,雄心勃勃,力图称霸中原。为此,先在公元前 361 年将都城由安邑(今山西夏县)迁至今河南开封。次年,以泗、菏、济之间的运道迂回曲折,开凿鸿沟。鸿沟是最早直接打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
秦汉时期: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的东西大运河
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运河在政治控制和经济均衡等方面的功能日渐凸显。秦汉时政治中心在长安、洛阳,同时江淮间的经济逐渐得以发展,打通自东南向西北的水运通道提上议事日程。
秦统一六国前,水运已很发达,自黄河西上,可由渭水通关中;自黄河入鸿沟,可达江淮。这条运道不仅是秦与东方各国转输的要道,也是楚汉战争时刘邦自关中向东输送粮饷的要道。刘邦统一全国后,又沿此运道将江淮漕粮转运至关中,供应西北边防及首都官民;同时沿此运道向东辐射其政治控制,进行军事活动。此后,许多政权都将其政治中心设在这条运道附近,直至元代。
汉武帝时,内多兴建,外则抵御匈奴入侵,漕运量由汉初的几十万石增至百万余石,而渭水运道迂回曲折,难以满足漕运需求,因自长安引渭水至黄河,开漕渠三百余里。
魏晋南北朝:南北大运河雏形渐具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为频繁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各割据政权都非常重视经济的发展和运河的开凿。如曹魏能够统一北方,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始于屯田,成于转运”。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欲向北用兵,统一中原,开凿了白沟、平虏渠、利漕渠和泉州渠等区间运河,沟通黄河与海河两大水系。如此,魏晋时期,自都城洛阳向东南有汴渠,直达江淮;向西则溯黄而渭,而成国渠,直抵西安;向东北则经由曹操所开运河抵达北京,南北大运河雏形始具。
东晋以后,南朝建都建康,南方多水,除开凿辅助性运渠外,主要是对天然河道的渠化,因此修建大量堰埭。如破岗渎上建有 14 个堰埭,把渠道分成梯级,可以蓄水、平水,这是有关堰埭的最早记载。船只过埭时用人力或畜力拖过,或设置绞盘等机械,这是最初的升船机。北朝以黄河为主要运道,以近海航运为辅助;南朝航海,远及四方。
隋唐宋时期:“横亘东西”“纵贯南北”运河格局的形成
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持续 300 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为沟通首都与经济中心的联系,加强东北边防,开始对运河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与建设。这一时期,以永济渠和通济渠为标志,形成以西安、洛阳和开封为中心,北抵北京、南达杭州,横贯东西、纵贯南北,长达2000 多公里的全国水运通道,是我国水运史上最为发达的时期。
隋文帝开山阳渎,自淮安抵长江,是邗沟的重修。隋炀帝在鸿沟和泗水基础上开通济渠,至泗州入淮河,即后来的汴渠;整修拓宽山阳渎;大修由长江至杭州的江南运河。时船只由长安或洛阳可直达杭州,因称之为“东西大运河”。隋炀帝为大规模征讨高丽,在曹操所开白沟等区间运河基础上开永济渠,南端引沁水通黄河,北至今北京。自北京经永济渠至黄河,入通济渠转南下,可达杭州,因称“南北大运河”。
北宋运河工程技术和管理水平发展到高峰,在运河与淮河、长江等江河交汇的运口处创造了具有综合工程效益的设施——复闸和澳闸。澳闸是由闸门、引水和退水渠、澳(蓄水陂塘)组成的工程体系。除季节性水量调节外,通过多级闸门与引(退)水设施的联合运用,形成类似现代船闸工作原理的工程设施。
元明清时期:“纵贯南北”运河格局的形成与完善
元统一中国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选择了邻近其故乡蒙古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都(今北京) 作为首都,一改隋唐宋政治上坐西的格局而为坐北,大运河线路随之由隋唐宋时期以北京、西安(洛阳和开封)和杭州为端点的弓形拉直而为以北京和杭州为南北端点的弓弦。
以通惠河、会通河的开通为标志,元代将隋唐永济渠的北段白河(今北运河、卫河(今南运河,以及黄河以南的淮扬、江南运河、浙东运河连接起来,形成以北京和杭州为端点的南北水运通道,即今京杭运河。为解决北京至通州间约 20 米的地形高差问题,元代在通惠河上置闸,最多时达 24 闸,成功地实现了航道水深的逐段节制。为穿越高差达 50 米的山东地垒,明清时期在会通河上兴建戴村坝水源工程和南旺分水枢纽,通过闸、坝、堰、堤等水工建筑的运用,成功解决了大运河最高段的水源问题。在黄淮运交汇的江苏淮安地区,为解决黄河泥沙淤积和漕船平稳穿黄过淮等问题,采取“蓄清刷黄”“避黄引淮“等措施,持续兴建了洪泽湖大堤、束清御黄坝等一系列水工建筑物,最终形成清口-洪泽湖水利枢纽。清口-洪泽湖枢纽集中了当时最为复杂的工程问题和管理问题,代表了当时中国水利规划设计与工程、管理技术的最高成就。
京杭运河运用 300 后,即 16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期,黄河对运河的干扰随着淤积的加重而严重。淮河在黄河的压迫下最终于 1851 年由洪泽湖改道入长江,黄河则于 1855 年改道北行。1902 年清政府终止漕运,对大运河的经营也随之停止,京杭运河南北贯通的历史宣告结束,萎缩成区间运河。
总之,大运河在其建设与运行的 2500 年中,随着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需求而不断延伸,最终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涵盖今 35 个地级市, 延伸区域几乎覆盖中国东半部;大运河沿线自然条件千差万别,赋予其在工程技术领域创新的空间,各时期高水平的水利工程技术往往首先出现在大运河沿线。可以说,大运河历时 2500 年, 至今仍在发挥效益。它以其历史持续性和技术卓越性而贯穿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堪与长城同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



直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