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古至今,水利都是农耕经济的命脉,大到黄河改道淹没千年古城,小至水旱灾害粮食歉收,无不关乎国计民生。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农耕社会,水利建设一直伴随历史的脚步向前推进,中间涌现出一批治水能人。他们都是水利专家,为中国的水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受到后人的赞扬。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借鉴先师的智慧,吸取前人的教训。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转载古代水利名人系列文章,供大家阅读。
第一期转载自《中国水利报》2006年6 月8日第008 版,作者:李可可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教授 范颖 武汉软件职业学院教师
关于大禹治水的神话传说不仅人物鲜明,而且内容丰富,对于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禹的历史功绩
大禹用疏导的方法治水成功,是大禹神话传说系列中最核心的内容。除了完成大规模的平治水土的工作外,大禹还有以下的功绩:
一是促进了国家的形成,使此前部落联盟的社会形态一跃而成为国家形态,其国土“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史记·夏本纪》)
二是发明了一系列的工具,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传说他“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发明了测量术;“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发明了车、船等;“左准绳,右规矩”,发展了数学;“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难得之食”,推广了先进的农业技术;他遍行九州,定贡赋土产,我国古代的地理学便肇基于此。
三是大禹统一了周边的民族,并创立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在治水的过程中,他对周边的民族或部落联盟,要么和平劝服,如“禹之裸国,裸入衣出”;要么武力征服,如“蠢兹有苗,用天之罚……以征有苗”。治水成功后,建立了国家,并制定了两项基本制度,一是贡赋制度:“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远近赋入贡。”(《汉书·食货志》)其次是刑罚制度:“乃立狱制罪,悬赏设罚,异是非,明好恶,检奸邪,消佚乱。”(《新语·道基》)刑罚制度的建立,保障了统治阶级的权力。
大禹治水传说中体现出的大禹精神与道德风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文化价值观念逐渐被融入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洪水泛滥,“下民其忧”,而父亲鲧又被殛死的情况下,大禹临危受命,新婚不久即离家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长期与劳动人民奋战在平治洪水的第一线。这样劳身焦思,殚精竭虑,目的就是“施泽于民”,拯万民于困厄之中。大禹这种顽强拼搏、匡世济民的精神,成为后来诸子百家不约而同极力推崇的典范,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也是传统观念中理想人格的“标准”“范式”。
其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禹在治水中所体现出的个人品性与美德,成为日后中华文化中的道德楷模。一方面,大禹公而忘私,以身作则,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孔子在谈到禹时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无间然”,意即“没得说”“没话说”。)一连两个“吾无间然矣”,生动地反映了孔子为禹的忘我精神所深深折服。
另一方面,大禹爱民重农,廉洁自律。他治水时不敢懈怠,足迹遍及九州,是因为他“忧其黔首”(黔首即百姓)“欲尽地利”,以至于自己“颜色黧黑,窍气不通,步不相过 至劳也。”(意即全身晒得黢黑,身体累得出了毛病,走路都很费劲了。)但是,大禹对自己却十分严格, 淡泊廉洁。孔子说他“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即其自律廉洁的生动体现。后人说“勤劳为民,无苦乎禹者矣”(《吕氏春秋·爱类》),大禹自己也说过“功成而不利于民,我弗能劝也”(《新书。修政语上》)。这些都充分反映了大禹高尚的道德。我国的传统文化观念,认为人生最高境界的“三不朽”中,最大的不朽是“立德”,其次才是“立功”“立言”。道德上的成就是人生最有价值的成就。而大禹的懿范美德,几乎成为后世人们对于德性品行评判的一个至高的标准。
第三,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理想观。大禹不仅平定了一场滔天的洪水,“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而且还“征三苗”“伐共工”,连极力主张“非战”“非攻”的墨家也加以称道,因为禹“克有三苗”后,“神民不违,天下乃静”(《墨子·非攻下》),而荀子也认为禹伐共工是“以仁义之兵,行于天下”。他的这些功绩,无不为后人所仰慕与向往,并由此形成了传统的人生价值观与人生理想观。
第四,“治国如治水,因势而利导之”。大禹“分疏”治水的方法,其影响不仅限于治水,而且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普遍认识意义上的哲学思想,渗入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孟子说:“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则无恶于智矣。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也。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孟子·离娄下》)禹治水之所以成功,在于顺乎水的本性,疏而导之,这一原理用于社会统治时,即要根据具体的条件,顺从民众的意愿进行统治,对民众的意愿和要求, 宜采取疏导的方法,而不宜壅塞压制,以激化矛盾、动摇统治。
总之,大禹治水既反映了远古时期我国先民治理洪水以求生存与发展的真实面貌,又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且已融入我国历史上的社会政治生活之中。大禹治水的传说及由此而产生、形成的一系列文化现象,涉及广泛而复杂的内容,它们对于中华民族及其历史文化的形成、演进,起着不可估量的深远作用。
大禹是人还是神?是一条虫还是一条龙?那场洪水由何而来?发生在何处?对于这些问题的争论,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 20年代后期,迄今仍无定论。大禹治水的传说来源于实际的先民治水的活动,是先民们与洪水作斗争的历史写照。至于洪水的来源,应是地球末次冰期后的暖期中,气候转暖,冰川融化,雪线上升,导致水文循环发生大的变化,降雨增多从而引发大范围的严重洪水。
传说大禹的父亲鲧采取堵障的办法治水失败而被诛杀于羽山,大禹临危受命,他在巨大的洪水面前,吸取失败的教训,采取疏导治水的办法,终于获得治水的成功。
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郊的会稽山山麓,是4000多年前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大禹陵坐东朝西,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群组成。
禹陵的入口处为一青石碑坊,其后是一条长100余米的神道,神道两侧立有石刻神兽5对。神道尽头为大禹陵碑亭,亭内立有由明代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的“大禹陵”石碑。陵前还遍植有槐树、松柏、绿竹等植物。
禹祠位于禹陵的左侧,相传始建于夏代少康之时,以后曾多次毁废又多次兴建。现存的禹祠是近年来重建的,共两进院落,中间以天井相隔,极富江南民间建筑特色。祠前一泓清池,悠然如镜,曰“放生池”。“禹祠”匾由著名画家吴作人题写。前进的左右两侧有“大禹治水”“计功封赏” 砖雕,后进内立有大禹塑像。
禹庙位于禹陵的右侧,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以后历代均有所修建。庙内自南向北依次分布有辕门、照壁、岣嵝碑亭、棂星门、午门、祭厅、大殿等建筑。其中明代翻刻的岣嵝碑,文字奇古,记述了大禹治水的经过和功绩,又名“禹王碑”。禹庙的午门宽11.6米,进深约7米,其后为祭厅。祭厅是历代祭禹的场所,建筑结构与午门相似。祭厅东、西两侧为配殿,其中东配殿内放置有明清时祭禹的碑刻30余件。
大禹陵为我国东南久负盛名的胜迹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和旅游价值,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每年,大禹陵祭禹广场都会举行隆重的公祭大禹陵典礼,弘扬“三过家门而不入”、公而忘私的大禹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