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门户网站!今天是2024年12月23日
王景治理黄河
2020-11-05

第五期转载

图片

王景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在吕后执政时期,有一个名叫王仲的大臣擅长观看天象,懂得占卜之术,他就是王景的八世祖。汉高祖刘邦的孙子刘襄和刘兴居造反的时候,曾请求王仲当他们的参谋,王仲拒绝了。他怕刘襄和刘兴居不放过他,便带着一家老小迁到了乐浪郡。到了西汉末年,王闳是王景的父亲,是乐浪郡的三老之一。更始之乱中,乐浪人王调杀死了太守,自封为大将军,后来被光武帝派人镇压了。王闳和其他几人协助朝廷官员消灭王调,光武帝给他们封了官,可是王闳不愿意做官,光武帝再三请他去洛阳,王闳不得已答应下来,可是走到半路上,他就染病去世了。

王景年少时便开始阅读《周易》,还很喜欢天文和数术。他先后担任过几个官职,从司空属官到河堤谒者,再到徐州刺史和庐江太守。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去世,太子刘庄即位,史称汉明帝。公元58年,汉明帝在朝廷上下寻找擅长水利方面的人才,王景因此被人推荐,汉明帝便要求他和另一位叫王吴的人一起疏通浚仪渠。王景提议在渠道两旁建造一个滚水堰,可以控制渠内水流的高度,以免出现水位过高的情况。王吴采取了他的建议,两人一起努力完成了疏通浚仪渠的任务。
早在西汉汉平帝时期,黄河和汴渠就出现了决堤的情况,但当时一直没有修理,直到汉武帝登基后,才命人着手填补缺口。可是工程只进行了一小部分,就有大臣认为这项工程劳民伤财,当时国家的财力不足以支持如此巨大的开支,汉武帝只好停止了修缮工程,这也给后世埋下了一颗危险的炸弹。汴渠的缺口变得越来越大,最终在洪峰过境时酿成了一场灾难。公元69年,洪水顺着渠道的缺口向东边奔涌而去,兖、豫二州(今河南、山东一带)被水淹没,百姓哭天抢地,怨声载道。汉明帝急忙招来王景询问治水的办法。王景先详细说明了当前河道的情势,又根据眼前情况推理出一番对策,汉明帝听后不禁对王景大加赞赏。考虑到他曾和王吴成功治理了浚仪渠的忧患,汉明帝于是赏赐了很多治水方面的书籍给王景,其中就有《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同年,汉明帝征集了十万农民,命令王景和王吴开始修缮汴河。
工程开始之前,王景亲自把河道周围的地形勘察了一遍,并画出详细的地形图,规定了河堤的规格。准备工作结束后,王景和王吴开始讨论先从哪里开始,最后两人确定先修缮黄河渠道,然后修补汴渠。要修缮的黄河渠道从荥阳(今郑州北)到千乘海口(今山东利津境内),总共有一千多里。汴渠早在战国时期就修筑出来了,是这次工程中最重要的地方,它从郑州西北引黄河水入渠,供船只来往,沟通了黄河和淮河两大河流,途径开封、商丘、虞城、砀山、萧县、徐州。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在治理黄河时伤透了脑筋,王景这次也是在思索了很长时间后才得出了解决办法。他先是去掉了汴渠的弯道,尽量修成一条直线,接着在渠道两旁修一片浅沙滩,然后把渠道用材料进行加固,最后在渠道上每隔十里设置一道水门,这样一来,即使前面汹涌泛滥,后面还有水门做抵挡。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黄河水流方向并不是固定的,时常会发生变化,因而从黄河取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怎样稳定流水,特别是汛期时,如果不掌握好水量,旁边渠道的水量明显增多,就会危及周边城镇。治理黄河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虽然王景把一切开支尽可能降到最低,这次的修缮仍然花费了巨额资金。竣工后,汉明帝亲自前来查看工程结果,那些在治理黄河中有突出贡献的官员都得到了升迁,王景也被提升为侍御史。汉明帝还写了一份诏书来表彰王景的功绩。
随后汉明帝又派王景治理无盐(今山东汶上北边)境内的水利工程,并于公元72年前去巡视,再一次对王景的能力表示赞赏,随后,王景被封为河堤谒者。后来,王景被派去担任徐州刺史,接着赴庐州担任太守。到了庐州后,王景发现很多田地都是荒芜的,没有人来耕种,打听之下才知道当地的百姓一直没有用牛耕田的习惯,因此开垦土地的效率不高,而且能劳动的人数量有限,由此造成粮食产量不高,很多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王景决心帮助农民改进农业设施,他组织百姓对那些破旧的设施进行修复,还制定了相应的农业管理制度;鼓励农民多开垦田地,还把养蚕的技术传给了他们。在王景的带领下,庐州百姓的生活渐渐富裕起来。
后人对王景治理河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说只要是经过王景治理的河渠,可以保证千年不发生隐患,可见对他的赞赏有多么高。根据史书记载,王景管理后的黄河得到了数百年的安定,只发生过为数不多的几次小型溢水,这足以说明王景的确拥有真才实学。


直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