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草木蔓发。在第46个植树节到来之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3月11日,灰埠泵站联合助水河管理所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换装”行动——用111株苍翠挺拔的流苏树替代主干道两侧原有的法桐,为靓丽的泵站再添一抹新绿。
老树换新颜——从法桐到流苏的生态考量。灰埠泵站主干道法桐历经十余载风雨,虽冠如华盖,但近年频遭病虫害侵袭,秋冬季落叶、飞絮也逐渐成了站区环境治理难题。经多方调研与论证,泵站最终选定兼具生态效益与观赏价值的流苏树作为替代树种。替代品种选择的问题解决后,百余株优质流苏苗木的采购成本却又让泵站犯了难。助水河管理所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递来“绿色橄榄枝”——无偿捐赠苗圃精心培育的优质流苏,短短三天,111株胸径10厘米的流苏树跨越八十余公里输水河抵达灰埠泵站,用实际行动深刻诠释了调水人齐心协力共护安澜的责任与担当。
以树为桥——兄弟站所共绘绿色同心圆。3月11日清晨,随着助水河管理所送树车队的抵达,两站干部职工便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身着不同工装的“水利蓝”在春风里共绘丹青:挥锹破土的闷响与铁铲培土的沙沙声交织成曲,汩汩清流沿着围堰浸润新苗。植树现场,助水河管理所所长郭春雷躬身示范:“流苏根系怕积水,栽植时要特别注意排水”“最近风大,树干支架得绑结实”,灰埠泵站的青年职工凝神细学,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重要知识点。看到两代人、两双手同护一株苗的场景,灰埠泵站所长姜永恩不禁感慨道:“这不仅是种树,更是把兄弟单位的技术和经验‘种’在了我们站里。”当老中青三代共同扶正最后一株流苏时,泵站庭院已悄然筑起绿色长城。这片凝聚着兄弟情谊的生态林,将在四月绽放如雪繁花,见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这场“换装”活动既是灰埠泵站绿化景观的一次升级,更是精细化管理的生动体现。新植的流苏林带不仅构成泵站生态屏障,其发达的根系系统更能有效固土护坡,落英缤纷时节更将化身泵站景观长廊。灰埠泵站将以此次绿植活动为契机,持续探索水系绿化新模式,为美丽河湖建设注入绿色动能,在推动调水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书写水利人守护绿水青山的时代答卷。
供稿:平度管理站 姜永恩 责编:山东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