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暑气蒸腾。在室外温度持续攀升至43℃的热浪中,王耨泵站机组大修现场正上演着一场与高温较劲、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检修人员顶烈日、冒酷暑,用汗水诠释责任,以坚守保障调水“心脏”的健康运转。
高温下的“烤”验:检修现场如“蒸笼”
走进大修现场,热浪夹杂着起重机械运转的轰鸣声扑面而来。检修人员操作桥式起重机吊装零部件,忍受着高温,有条不紊地依次摆放,工作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盐渍在后背凝结成一道道“地图”。“越是高温,越得绷紧安全弦。”负责机组检修的于师傅一边擦汗,一边紧盯百分表表盘上的读数,“机组停运窗口期有限,本次大修要拆装4台机组,工期非常紧,要争分夺秒,不能影响全线通水。”
细节里的“较真”:不放过一个安全隐患
大修不仅是体力活,更是精细活。在检修区域,技术人员用仪表、量具等仔细检查各部位技术参数,哪怕是0.1毫米的磨损痕迹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从大轴、导瓦、推力瓦的磨损程度到螺栓的松紧度,每一处细节都要反复核查。因机组长时间运行,部分零部件出现磨损或老化,本次大修全方位对机组进行“体检”,力求每一个数据都要精准,消除安全隐患,保障机组稳定运行。
工地上的“规范”:文明施工贯穿始终
工期如弦紧绷,任务似山压顶,项目部却始终将文明施工的标尺立在机组大修的每道工序里。泵站管理人员及项目部结合现场工况量身定制方案,管理上定人定责划清“责任网”、环境上定期巡查筑牢“洁净线”、安全上防护设施织密“防护网”、人文上关怀举措搭起“暖心桥”。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张贴警示宣传画、设立作业区分区等方式,让文明意识融入日常作业的每个细节。如今的大修现场,材料堆放横平竖直,机械运转按章行事,往来人员步履有序,看似忙碌的施工场面处处透着规范之美,这正是王耨泵站机组大修工程以文明为笔,在工地上书写的责任答卷。
当夜幕降临,检修现场的灯光却愈发明亮。为加快进度,检修人员加班加点、继续奋战。烈日炎炎,挡不住检修人员的脚步;汗水涔涔,映照着水网人的担当。这场夏日里的大修攻坚战,不仅是对设备的全面“体检”,更是对责任与初心的生动诠释——他们用坚守与专业,为山东水网保驾护航。
供稿:昌邑管理站 魏舰 责编:山东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