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东省调水工程运行维护中心门户网站!今天是2025年02月06日
《中宏网山东》山东骨干水网新格局建成 累计调水近3个微山湖库容量
2020-05-28

       5月27日电(记者 杜郑敏) 众所周知,山东省水资源十分紧缺,人均水资源量占有量少,十年九旱、丰枯交替,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是山东省的基本省情。为及时解决日益突出的水资源短缺和调控能力不足问题,山东连续多年建设调水工程、调蓄工程,构筑山东水网。

  5月27日,中宏网记者从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经过长期持续建设,山东省骨干水网工程总长度已达1459公里,设计调水能力20.4亿立方米,供水范围已经覆盖全省除临沂、日照、泰安之外的其他13个市。

  据山东省水利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马承新介绍,山东骨干水网主要由引黄济青工程、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山东段工程、黄水东调工程、峡山水库胶东地区调蓄战略水源地工程相互连接组成,形成“一纵多横、两湖多库、三源多口”骨干水网新格局。

  “一纵多横”是指山东省水网干线调水、输水工程,大致划分为南北纵向和东西横向输水干线工程。纵向调水工程从山东省鲁南台儿庄泵站一直延伸到鲁北德州的南水北调南北干线,跨越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五市,全长487公里。东西方向有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小清河段工程,引黄济青工程,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黄水东调工程和正在建设中的青岛市黄水东调承接工程。这些纵、横向工程构建起了全省骨干水网输水工程“大骨架”。

  “两湖多库”是指水网中的调蓄工程。这些调蓄工程主要有:南四湖、东平湖两座省内最大的湖泊和大屯水库、卧虎山水库、双王城水库、峡山水库、棘洪滩水库、王屋水库、邱山水库、侯家水库、门楼水库、米山水库等众多大中型调蓄水库。利用这些湖泊、水库对水网调度的水量进行蓄存、调剂,然后分配到各用水户。

  “三源多口”是指山东省骨干水网已具备联调联配黄河水、长江水、本地水三大水源的能力,此能力通过引黄济青口门、黄水东调口门、济平干渠口门、平阴田山电灌站口门等设在黄河沿线和南四湖、东平湖、峡山水库等处的多个引水口门来实现。通过骨干水网众多口门对黄河水、长江水、当地水进行引水调度,有计划的进行引水分水配水。

  “我省骨干水网工程复杂,水源多样,供水线路长,联合运行单位多,调度协调工作难度大。为更好的发挥骨干水网的功能和作用,省水利厅专门成立了调水管理处,对骨干水网调水实行科学统一管理。”马承新介绍。骨干水网统一调度解决了多龙治水、各自为政、用水冲突问题,形成全省骨干水网一盘棋,从水源协调、水资源配置、分水配水到水费收缴体系,建立了统一有序的运行机制。

  同时记者现场还了解到,自1989年引黄济青工程通水以来,山东骨干水网效益发挥显著。截至目前,山东骨干水网累计调水126.47亿立方米,相当于近3个微山湖的库容量(微山湖最大库容量为47.31亿立方米)。其中,调引长江水46.24 亿立方釆、调引黄河水6613亿立方米(不含沿黄各市引黄水量)、当地水(东平湖、峡山水库、大沽河等水源)14.1亿立方米,解决了工程沿途地区生活、生产用水困难问题, 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地保证了工程沿线地区用水安全。

信息来源:中宏网山东


直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