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的顶端,今都江堰市境内。它是公元前 256 年,由秦国蜀守李冰设计建造的。都江堰工程巧妙地利用了岷江的自然环境和河流水、沙的特点,通过巧妙的布局,能自动分水、分沙、排沙、泄洪,稳定进入灌区的流量。工程建成后, 历经 2200 余年而不衰,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等多种效益,被誉为“天府之源”。
都江堰水利工程历 2200 余年而不衰,其秘密隐藏在高超的传统治水技术与工程管理技术中。而这些技术,正是我国传统治水文化与思想的具体体现。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组成部分是鱼嘴、飞沙堰、宝瓶口。鱼嘴可自动将岷江上游的来水, 按照丰水期“内四外六”、枯水期“内六外四”的比例引入内江,进入灌区。飞沙堰在内江水位超过堰顶高程时,不仅可以起到分洪、泄洪的作用,还可以起到良好的排沙作用,因为水流携带的泥沙在弯道环流作用下,可以从位于凸岸的飞沙堰堰顶上翻出,进入外江,因其排沙效果明显, 故名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灌区(供水区)的总取水口,也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起控制引水量作用的设施,可自动使进入灌区的水量保持相对稳定。
以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为主的都江堰各组成部分,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工程在整体上,实现自动引水、自动分水、自动泄洪、自动排沙、定点沉沙等目的,完成工程多效益的目标。这些,无一不反映出我国古代传统治水技术的高超。同时,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传统治水文化的璀璨明珠,是传统治水文化中“天人合一”理念的具体体现。
“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一种理想境界。一方面,人类活动要顺应自然规律,不能破坏和超越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规律又要为人类所用,服务于人类的经济繁荣与社会进步。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人们在获得充分而系统的对岷江河道、水流、泥沙以及水文等自然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后,通过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三大主要工程,调动水流、引导泥沙,使自然规律为我所用,达到兴水之利、除水之害的目的。
都江堰水利工程既不修筑拦断岷江的堰坝,又不设立取水、调水和拦水的控制性闸门,在无任何人力干预的情况下,工程能自动地、自如地调配水量,枯水季节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丰水季节将多余水量排入外江,灌区实现了“水旱从人,时无荒年”。可见,都江堰水利工程既充分利用了自然规律,调动了自然力为我所用,又不违背自然规律,不将人的意志力强加于自然, 是真正意义上的“天人合一”。
正因如此,工程效益延绵 2200 余年,不仅没有对岷江河道、周边地区以及灌区产生过任何不良的生态与环境影响,而且客观上促进了整个成都平原良好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形成,同时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与社会的发展。
2200 余年来,都江堰灌区的面积不断增加,由此带来的灌溉“绿洲效应”不断强化,整个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古今中外,一个大型水利工程,在 2200 余年的运行中没有产生对环境的任何负面效应,除了都江堰,别无其他。
都江堰这一复杂、巨大而又巧妙、绿色的水利工程,让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在此达到了至高的境界。无论从理论还是从都江堰水利工程实践的历史来看,“天人合一”完全符合今天全球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理念。
都江堰水利工程建成后,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历史效应,《华阳国志·蜀志》载,“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天府之国”的出现,证明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对社会、政治与经济的重大意义。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成功,不仅仅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的成功,更反映出我国古代文化的先进性与可继承性;不仅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民族的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或许应该时时停下慌忙的脚步,俯身拾起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文化珍宝,用心“把玩”,并反思一下现代科技文明及其未来。